ITIL 4来了,CMP你准备好了吗?

01
产品做出来之后要有服务视角
Gartner两三年前就对CMP(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s,云管理平台)做了一个定义,即:CMP是一种管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环境的整合性产品。

2017年和2018年我分别接触了几家CMP厂商,和他们一起去见客户介绍CMP。他们在推介会上都很专业地介绍各自的产品。我作为不懂技术的人,反而有个好处,可以跳开他们的技术思维去思考CMP对客户价值究竟在哪里?所以,他们讲得时候我会出现短暂地“走神”。

我一直没有在技术层面去思考CMP,很多时候是“胡思乱想”。CMP如果按照ITIL 4的价值观来看,更应该叫CSMP(Clou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s,云服务管理平台)。2018年有一伙做游戏基础架构运维的人出来创业了,他们成立一家公司专心做Cloud MSP(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他们做的CMP和厂商CMP从技术上看一定类似,但我想说Cloud MSP做的CMP和厂商CMP一定有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视角不同带来的服务价值差异。

Cloud MSP做CMP一定是服务视角,以价值提供为导向,技术承载价值,服务提供价值。然后,他们就可以对客户正大光明持续地收服务费了。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消费服务,钱是最简单粗暴的价值体现!(图片来自翰纬ITIL 4课件)。ITIL 4来了,CMP你准备好了吗?
ITIL 4专题系列:ITIL 4来了,CMP你准备好了吗?

02
CMP最终要帮助客户实现IT服务价值
我眼里CMP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是未来运维的重要管理手段。2017年我对CMP有了自己的理解,并和业内专家做了一些沟通,甚至请IT审计专家和CMP厂商探讨审计思想在CMP中的应用。

2018年某CMP厂商在某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和深圳两地生产和开发测试环境的实践,已经让我看到了CMP具备从产品交付向价值交付的能力。有段时间我一直不明白云运维和传统运维到底有什么不同,直到看懂了CMP,或者说我把它理解为CSMP,我才理解云运维到底是什么!

用ITIL 4价值观看CMP,首先自己要有服务价值观,知道自己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既然不是只卖产品那到底卖什么?HP有一位法师级的销售在喜马拉雅上开了一个网课《觉伟讲销售:500强实战精华》。其中提到销售的三个层次:产品销售、方案销售和价值销售。CMP卖到价值销售的时候才能达到ITIL 4提到的服务价值高度。从技术到产品,再到服务看,最后帮助客户实现IT服务的价值。
ITIL 4专题系列:ITIL 4来了,CMP你准备好了吗?

 
用ITIL 4价值观来看CMP,其实就是换成IT服务管理的角度理解CMP,在“胡思乱想”下CMP被我理解成“云服务调度中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嗯,课堂上我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你们可以拍砖,也可以鄙视。出了课堂我保证不会找你们的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