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阶段的疫情情况,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更快的恢复工作,远程协助办公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第一方案。作为所有应用系统与IT基础设施核心的数据中心,也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整个企业最重要的一块木桶板。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成熟的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才能做到从容应对。
环境与需求
据IDC统计,国内已有超过60万个大大小小的数据中心,并且还有3-5年的数据中心建设高潮,建设后将转入运营管理为主的阶段。特别是金融行业,在各类监管要求下,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有着非常明确的管理要求。并且近年来的“云计算改变IT”、“大数据改变业务”等各类浪潮都高度依赖于数据中心这个载体。
数据中心受其自身特点影响,技术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如TIA 942、Uptime等级体系、GB/T 50174等标准及相关认证。但是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相关的标准、方法论和评价体系相对欠缺,传统的ISO20000、ISO27001更偏向于技术管理,而在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方面要求不足。
在实践过程中,一般IT战略规划中,更关注如何通过IT支撑业务,包括与业务相关的数据架构规划。而基础架构(包括数据中心相关的管理要求与建设要求)的要求比较散,一般为技术相关的建设要求,相对缺乏承接应用架构的整体管理方法论与框架。
方法论与框架
鉴于以上情况,ITSS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工作组(简称DCMG,工信部ITSS分会批准成立的数据中心运营管理专家组织)于2016年10月正式颁布了《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3136-2016),并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该国家标准建立了完整的数据中心运营能力原理框架,将运营能力分为四个层次,以数据中心业务目标为长期发展愿景,以数据中心工作目标为阶段性发展方向,以数据中心服务能力为目标基础保障,以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要素为能力建设维度。将数据中心运营能力逐层分解。将企业的总体IT战略规划的目标传递、分解,从而对数据中心的各项能力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
借鉴COBIT、ITIL、ISO20000、ISO27001等标准框架,对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进行归类、分域与分解,得到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域、能力子域和能力项。
基于CMMI成熟度等级模型,建立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成熟度,加权整合各能力项,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成熟度等级,并识别各能力项的提升机会。
服务内容与价值提升
作为ITSS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工作组核心开发组成员,翰纬可以提供完整的基于国家标准《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3136-2016)的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成熟度评估及提升服务。具体服务包括以下阶段:
-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现状诊断:分析评估数据中心整体及各管理领域的现状
- 关键能力项提升建设:根据不同成熟度指标的要求,根据现状诊断评估结果提升数据中心的关键能力项
- 外部符合性认证支持:协助数据中心的外部符合性审核,获取33136证书
交付成果
翰纬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运营管理成熟度评估与提升服务,主要服务成果包括:
-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现状诊断报告:针对33136的3个能力域与33个能力项,对数据中心进行现状全面诊断。
- 关键能力项提升建议与指导:针对客户需要达到的成熟度等级,识别现状诊断中需要提升的能力项,并给予建议与指导。
- 获取33136证书:协助客户获取工信部ITSS分会认证的33136成熟度等级证书。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现状诊断结果示例▼
关键能力项提升建议示例▼
服务与案例
翰纬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成熟度评估及提升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
- 多家大型证券机构
- 多家大型能源类国企
- 若干保险公司
- 若干商业银行
服务对象
- 合作客户:
- 各类对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提升有意向的各类企业与金融机构
- 合作对象:
- CIO、信息科技部门总经理、数据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