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一个CMDB咨询的新闻稿,有朋友留言说:看了半天没有干货!

 

看了这个质疑,我很想知道你们都想看什么干货?

 

有关CMDB建设的分享,各种大会、自媒体、小型分享会都做了无数次,CMDB已经被扒的很干净了。你们还想要什么干货呢?

 

我很好奇。

所谓“干货”泛指用风干、晾晒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食品。常见的干货如去除了水分的木耳、紫菜、香菇、红枣、桂皮、辣椒、花椒、大茴香、小茴香、胡椒、枸杞、桂圆、花生、陈皮、葡萄干等等。

朋友说的干货当然不是指上面定义,用知乎解释更符合他的意思。

 

以下内容摘自知乎,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70909/answer/20197685/

 

媒体报道里的干货:少用形容词助词,少用通稿,多爆料,多实效

商品里的干货:少宣传推广,少广告曝光,多口碑积累,多实效

工作上的干货:少 PPT 开会,少指点江山,多数据行动,多实效

人也可以形容成干货:少吹捧拍马,少高谈阔论,多埋头苦干,多实效

人的知识也能成为干货:少各种主义,少大词,多归纳总结重实践,多实效

……

 

对“干货”的期待,也许是干货情结的惯性使然,也许是对现状的不满。对此,我们理解但也不那么认可。

 

“干货”我们有,只是目前低调行事。从目前和客户沟通的反馈看,不论是产品架构,还是技术实现,还没有客户不认可。与一个管理类产品的对话,其实是和背后的管理思想对话。

 

不是说我们CMDB有多宏大的思想,而是要表达出我们的CMDB是建立在ITIL最佳实践和十多年失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更能洞悉客户内心对CMDB的渴望,不需要“大而全”去满足不切实际的做法,至于如何“小而美”去实践,嗯,欢迎来撩私聊。透露一下:接下来又有一家城商行的CMDB落地实施,人行上报是首要消费场景。这里面有没有干货呢?肯定有!(CMDB诚心合作微信号:ewaysun)。

 

很多人其实没注意到消费场景本身就是一个干的不能再干的“”。如何描述场景,如何把场景的价值体现出来,这决定了CMDB项目的高度。否则你还停留在功能建设或重构的技术层面。CMDB从来都不是技术问题!

 

最后再唠叨一句,我就收了。干货不如实干,实干无需多言!我们知道客户需要什么,那么剩下的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