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点进来可能是被这个奇奇怪怪看起来又有点高端有点“科幻”的标题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这个高端名词到底指的是什么?
大脑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记录和思考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作为外置大脑就必然要对至少一个活动有所支撑,并将其活动过程外显,才可满足外置和大脑两个条件。基于我近一年的使用经验进行的总结:发现笔记本在记忆备忘、思考这两个活动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提高日常工作的条理性、思考的全面性以及复盘的准确性,故我将其称为外置大脑。换言之,本文是一篇个人工作中总结的笔记本在记忆记录和思考辅助方面的使用技巧总结和使用实例,称之为指南尚有些粗浅,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文章大纲展示如下,便于大家快速浏览:
1、为什么建议咨询顾问有一个外置大脑;
2、外置大脑使用实例及使用场景总结;
3、个人外置大脑使用习惯分享。
为什么建议咨询顾问有一个外置大脑?
咨询顾问的日常工作有哪些?经过一年的工作积累及对工作任务抽象提炼,我将咨询顾问的工作机制总结为可以实现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的RTR机制,即Record(记录)、Think(思考)、Review(复盘)机制。
记录|Record:
记录是咨询工作中最为基础和普遍的,根据所记录的内容不同又可细分为三个分支:记事、计划、积累,记录的内容分别对应事实、规划和知识。咨询顾问在工作中不仅需要记录客户需求、访谈记录、会议纪要以及答疑QA,还需要记录待办事项、工作计划、未来日程以及目标规划,也需要记录新学习知识、新接受观点等。
思考|Think:
大脑是咨询顾问输出价值的工具,思考是咨询顾问创造价值的过程。顾问的思考可以是向外输出的,比如设计出应对客户需求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向内输入的,比如参与培训学习知识并为己所用。无论向外向内,一名合格的咨询顾问都应该会思考、常思考。
复盘|Review:
复盘是提升的必要手段,不断回顾和检视过往才能更好更快地迈向未来。如果一名咨询顾问从未采取过复盘来提升自我,而是多年如一日的使用最初认定的方法来完成工作,那就总会在同一处跌倒,也总要经受同样的损失,试问这样的咨询顾问在咨询路上何以走得长远?不断复盘、有效复盘是咨询顾问必须具有的良好习惯,好的复盘必须兼具及时性、准确性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明确了咨询顾问的工作机制后,在着手工作前还需要一个趁手的工具来辅助,那就是外置大脑---笔记本。即使目前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电脑和平板电脑不断更迭力求替代传统的纸质笔记本,但在我看来与RTR机制最匹配的工具仍是笔记本。
作为咨询顾问,随时随地记录和思考是基本素养,对信息的记录形式以及思考结果的呈现形式也不应该仅限于文字,所以我们对工具的需求特性很明确:具备获取方便的特点满足随时随地的需求,也具备自定义程度高的特点满足多样化的笔记形势,而笔记本就是这样一个同时满足两个特性的工具:
1、获取方便:笔记本(文中所有“笔记本”一词均为此含义,笔记本电脑一词中的“笔记本”除外。)并不狭隘地指装订成册的一叠纸张,它可以一张纸、一个便签、一片松软的沙地乃至一面石墙,其获取成本低廉,获取途径众多,如此方便地获取才能满足随时随地记录的需求;
2、自定义程度高:各种流程示意图、架构示意图以及各种图文结合的笔记何以借由一支笔充分展现,且能高度还原大脑对各式图形的设定,便于咨询顾问产出更方便沟通对象或自己理解的笔记。
此外笔记本的一些附加特点也是我选择其作为外置大脑的原因:
3、低输入限制: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作为RTR的外置大脑,需要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用触控板输入图形;使用平板电脑输入图文需要配上一支触控笔作为输入(更符合书写习惯、输入也更加准确),但使用笔记本作为外置大脑,只需要一支趁手的笔便可以发挥无限可能;
4、轻量化:作为背包即办公室的咨询顾问而言,必然要考虑背包的重量,相较于笔记本电脑的输入外设以及平板电脑而言,笔记本的重量显然更具优势。
综上,我认为笔记本无疑是最适合RTR机制的工具,是我建议各位咨询顾问使用的外置大脑。
外置大脑使用实例及使用场景总结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外置大脑在RTR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以一个工作场景为实例进行讲解,工作场景为:某公司的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认证项目,项目目前处于前期调研阶段,在项目经理向你分配了调研任务后,工作按部就班开展。
调研第一步:制度查阅
经过前期收集,项目团队已经掌握了比较完备的客户制度资料,你打开收到的事件管理制度,抽取了制度中的流程关键活动及关键管控点作为记录信息输入了外置大脑,这一步使用了Record功能:
调研第二步:人员访谈
在确认好访谈人员安排、制定好访谈计划后,你依照工作计划对事件管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确认了事件管理的实际情况。你拿出记录的信息与被访谈人员确认,并根据访谈内容得出制度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出入,分析得出可能存在或需要确认的问题。这一步使用了Think辅助功能:
调研第三步:以标准为参照,以客户情况为基础编制差距分析报告
差距分析报告除了要向看客户揭示当前存在的问题点以外,还要向客户展示针对这些问题点的改进方向或计划,提前与客户沟通提升方案,降低沟通成本。这一步仍然使用Think辅助功能作为报告输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差距分析报告成功提交,提升方案也通过了客户的评审。但同时暴露了一个问题,差距报告最初是为了满足标准等级要求而编制的,但在编制的过程中你发现调研的内容只能勉强与标准相关。为了认证顺利通过,项目组不得不进行再次调研以收集标准要求相关的管理过程情况。再次调研结束后,你认真反思了此次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通过对项目过程的复盘,你发现问题出在最初确立调研目标时未能全面分析,侧重了解决客户问题而忽视了满足认证。于是你一边复盘一边在外置大脑输出如下记录,此处使用Review辅助功能:
经过以上的场景代入,相信你对RTR机制在外置大脑中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上述场景外,外置大脑还可以在RTR机制的如下使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Record:记事的“事”在此处是指代作用,其可以是今天开会的会议记录,也可以是前辈/老师的答疑解惑,还可以是工作日记;计划可以是近期代办、未来日程、周期目标分解等了;积累即对知识的积累,可以是今天的读书摘抄,也可以是培训笔记、生活wiki等有用的信息。
Think辅助:我将辅助方向分为两个方向,输入和输出辅助。输入辅助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参加培训时,为了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外部向大脑输入的信息,建立与大脑思考的逻辑一致的笔记布局,“寻找要点,标明疑问,上下串联”从而实现自我解惑、加深理解。我将输出辅助又称为“思考具像化”,是指将大脑的思考活动简洁明了的呈现在纸面上,可以是文字或、图形或者符号,方便找出思考盲点,促使思考更全面、思考结果更容易落地。
Review辅助:复盘的最终奥义是提升,个人认为对比复盘适用于低延时、及时性高的短时复盘,在此基础上长期(如年度)复盘可以借助外置大脑进行全局复盘:按照RT顺序从整年的外置大脑中抽取信息、分析差距,再设计提升路径。